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共担职教脱贫与改革发展时代使命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8-11-13点击数:2018-11-13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
在云贵川渝2018“脱贫攻坚 同步小康”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的主旨演讲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 教育学博士 邹联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至关重要的一年,又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云贵川渝4省职教学会联合举办主题为“脱贫攻坚 同步小康”的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交流4省市教育脱贫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脱贫工作的措施办法,分享经验成效,共商推进脱贫攻坚和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策群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本次论坛主题,我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作个探讨交流。
一、牢记殷切嘱托,扛起教育脱贫政治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是我们党向全国、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打响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书记指出: “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构建大扶贫格局”、“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加强作风建设抓扶贫”、“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等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但从脱贫攻坚任务看,到2020年,全国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云南有332万、贵州有280万、四川有171.3万、重庆有25.5万,合计808.8万,约占全国总数的27%)。在剩余不到3年的时间内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脱贫难度更大。因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攻坚战,作出新的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于今年6月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随后,贵州、云南、四川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嘱托。2015年9月,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北师大研修班贵州籍教师回信中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期间,专程到清镇职教城详细了解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与贫困生交流,亲切勉励青年学生要有理想、有好的职业观念。总书记对贫困地区教育的特殊关爱和重视,对通过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殷切嘱托,为咱们贫困地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注入强大动力和坚定的精神力量。
对云贵川渝来说,脱贫攻坚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我们这代教育人肩负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教育脱贫历史机遇
教育脱贫工作涉及面广、千头万绪,谋定而后动,则事半功倍,做好顶层设计十分重要。要突出三个字。一是突出“统”字,统筹协作聚合力。即把思想认识统起来,把组织领导统起来,把工作推进统起来。二是突出“实”字,立足实际谋新路。要摸清“家底子”,要抓住“牛鼻子”,要探寻“新路子”。三是突出“赢”字,“一仗多赢”系良策。要贫困户赢(得实惠),要教育赢(得发展)、要政府赢(达成目标)、要企业赢(适度利润)、要媒体赢(得宣传题材)。
在统筹做好教育脱贫行动顶层设计方面,贵州近年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打出教育扶贫系列“组合拳”。十八大以来,重点实施“教育扶贫八大行动”;十九大以来,统筹推进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精确瞄准全省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力保障贫困地区学生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着力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水平和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确保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推实现全面同步小康。
“1”即以“校农结合”作为教育精准脱贫的引领和突破,以全省学校食堂农产品需求为导向,通过集中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有效引导贫困地区农民主动调整农产品生产计划与结构,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校农互利共赢“一仗多赢”,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引领作用。
“N”即针对现阶段我省教育脱贫领域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N项教育精准脱贫计划,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包括:实施学生精准资助、职业教育精准脱贫、办学条件改善、教育信息化深化应用、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倾斜、高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教育对口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农村脱盲再教育、推普脱贫攻坚等教育精准脱贫计划。并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广受媒体赞誉的“校农结合”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是摸清“家底子”。在多次组织实地调研,摸清全省学校食堂农产品采购渠道、采购价格、后勤管理、食堂经营基础上,组织制定全省“校农结合”工作方案。二是在省政府领导下,教育厅成立工作专班和校农办,下设高等院校小组、职业院校小组、营养餐协调小组、农产品供应协调小组和工作保障5个小组,强力推进全省“校农结合”工作开展。三是着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与省农委的蔬菜种植专班、家禽养殖专班及省商务厅的绿色农产品促销专班协同作战,就搭建平台、指导种养殖生产、强化流通等工作多次进行对接协商,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定期收集、统计、通报全省各地各学校工作进展情况。四是试点探索,创新突破。重点在铜仁、黔西南、贵阳、清镇职教城和黔南抓试点,分别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5个阶段树立典型,探索集团化推进“校农结合”工作模式。五是模式多样,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先后推出黔西南州“贫困户+合作社+配送中心+学校”模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模式;西秀区“农户+合作社+公司(购销平台)+学校”模式;六枝特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学校”模式;碧江区“营养餐管理云平台+配送企业+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等。通过宣传动员,全省从幼儿园到大学共17890个食堂参与校农结合,形成良好的推动势头。六是成效显、动能强、点赞多。一年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农产品达64.4万吨,采购金额达4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实施“校农结合”工作以来,有效带动了省内近4000个种植养殖基地发展,促进170万亩土地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人口10万余户42万余人增收,覆盖带动近百万群众发展生产。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和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等数十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次对我省“校农结合”工作进行全面宣传报道,纷纷“点赞”。近期我省还在全国扶贫论坛作专题发言。
三、找准目标路径,担负职教脱贫光荣使命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这个最长远的民生、一头连着就业这个最根本的民生,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期间考察清镇职教城,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要担负好职教脱贫光荣使命,我认为有必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二是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是坚持“补短板与促发展”相结合,着力立足职业教育自身强化保障。
基于这三个结合,贵州近年大力实施职业教精准脱贫三项行动。一是以精准招生和精准资助为抓手,实施扶智计划。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9+3”计划成果,大力发展面向深度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全部免除中职学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普及教育高中阶段,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确保不因贫失学、不因学返贫。组织省级优质职业院校和“百校扶贫基地”面向贫困地区,特别是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开办全免费职业教育精准脱贫订单班,每年招生10000余人。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确保精准招生、精准资助。
二是以精准培养和精准就业为载体,实施自强行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明确贫困生培养目标,通过三年中职或高职教育,将贫困家庭学生培养成德技兼备、自立自强、阳光自信、人生出彩的技术技能人才,带动家庭脱贫致富。各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重点推荐等方式,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结合、学生与员工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实现就业,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近年来,我省职业院校培养输送贫困学生30余万人顺利就业,带动30余万贫困家庭顺利脱贫。如:毕业于贵州盛华职院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女孩杨姗姗,从惠水县一个苗族村寨贫困家庭走出,凭借农家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和在校学到的一技之长,在北京设计制作的产品“唐娃娃”多次被外交部选作“国礼”随彭妈妈出访,在实现人生出彩的同时带动了家庭脱贫致富。
三是以精准培训和农校结合为突破口,实施造血工程。
组建在筑职业院校“校农结合”联盟,创新模式推进“校农结合”,发挥规模效益和特色优势,通过平台统购与院校定点相结合,推进联盟院校在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贫困生招生培养、产业扶持、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脱贫基地建设等方面与贫困地区精准对接。面向贫困地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配合各级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1户1人1技能”行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为贵州近年年均减贫100万人以上做出积极贡献。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清镇职教城考察指导,充分肯定我省以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实践。
四、把握时代要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我有幸作为为数不多的省市行政部门负责人参会)。孙春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撑。要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方向,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据悉,在孙春兰副总理的指导下,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条意见即将出台)。
9月10—11日,全国教育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讲话,孙春兰副总理作总结讲话(我有幸作为会议代表现场所聆听了讲话)。会议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这次大会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会议,在教育举旗定向、教育指导思想、教育顶层设计、教育保障与支持等方面指明了方向,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是一次写入历史、进入人心、改变生活、开创未来的会议。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把握“四个新”:一是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矛盾。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矛盾也呈现新变化,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特之间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以及从“人人有学上”的机会公平到“人人学成才”的结果公平的需求升级。职业教育发展应从过去比较关注规模和速度,转化为更加注重质量、公平和效益。二是界定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从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规模和硬件,第二阶段注重内涵和质量,第三阶段注重满足所有人成才成长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可选择。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清晰界定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以贵州职业教育为例,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刚进入第二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分水龄,从量到质的转型期,纵向看成绩明显,横向看差距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向第三阶段迈进。三是明晰职业教育发展新责任。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要以推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为重点,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坚持强化内涵建设;要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改革创新为抓手,提高服务发展能力;要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资源共享为突破,激活职业院校发展活力;要以德技并修、培养大国工匠为方向,促进学生就业和成才成长。四是架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要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厘清要素间的关系,从“四梁八柱”入手,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与路迳选择。“四梁”是指职业教育要适合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学生差异、学校实际,“八柱”是体制机制、硬件设施、培养模式、专业体系、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文化建设、支持保障等八个方面。以贵州为例,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是:大力实施“职教富民兴黔行动”,通过“中职强基、高职特优、培训强技”三大路径(即: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坚定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高职特优计划”,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实施“培训强技行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快构建“适应需求、相互衔接、多元立交、面向人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书写好新时代贵州职业教育奋进之笔,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后发赶超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贵州元素和贵州智慧。
同志们,朋友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正在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让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凝众智汇众力、出良策汇群方,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更超前的谋篇布局、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共担职教脱贫与改革发展时代使命,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来源: 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